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平静。自Alpha Go人机大战重新掀起人工智能热潮以来,经历了炒作与狂热、泡沫褪去后落地的艰难以及隐私伦理的挑战。而在过去的半年,人工智能与产业的结合前所未有的紧密。2020年是足够记入史册的一年,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,人工智能在医疗、城市治理、工业、非接触服务等领域快速响应,从“云端”落地,在疫情之中出演关键角色,提高了抗疫战争的整体效率。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数字技术的试金石,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,验证了对社会的真正价值。疫情后时代,长周期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成为重点,新基建赋予了人工智能全新使命,要求人工智能技术发挥未来产业头雁效应,通过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,助力实体经济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,催生新的业态,实现新的蜕变、新的发展。从需求侧看,长期的经济转型压力和近期的抗疫恢复形成双重牵引,各行各业充分认识到加速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;从供给侧来看,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发展至今,产业各生态层不断丰富成熟,产业参与者聚焦价值领域,去伪存真成为主旋律。
由此,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正在进入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阶段,其特征是“泛在智能”:
一是“泛”于基础设施建设。在新基建的春风下,人工智能技术将逐渐转变为像网络、电力一样的基础服务设施,向全行业全领域提供通用的AI能力,为产业转型打下智慧基座。在产业互联网时代,促进产业数字化升级和变革。
二是“泛”于更加多元的应用场景和更大规模的受众。随着技术、算法、场景和人才的不断充实,人工智能正在渗透到各个领域,在工业、医疗、城市等领域验证了AI的价值,未来会有更多产业将与智能技术进行创新融合,催生出更多新业态、新模式。同时,更多应用场景将秉承“科技向善”的信念,以更普惠、更负责任的发展为目标,泛于大众、惠于大众。
对于泛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,合理的制度建设将会提供坚实的保障,多层次的治理体系、敏捷灵活的治理方式更能适应人工智能所具有的快速发展迭代、日益复杂化等特征。
经过这次疫情,中国已经不再有纯粹的传统产业,每个产业或多或少都开启了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进程。人工智能已“泛”起巨浪,而人人都将席卷在这巨浪之中。